在粉体材料行业,客户最常问:“你们这个粉体是多少目?”——这是最直观的评价方式。但真正掌握材料性能的工程师深知:目数只是表象,粒径分布才是核心密码。
一、目数的局限:当传统单位遇上现代工业
“目”(mesh)作为传统单位,表示每英寸筛网的孔数(如325目=325个孔/英寸),数值越大粉体越细。但其局限性日益凸显:
标准差异:美标ASTM与中标目数对应的实际粒径不同,易导致采购误差;
形状偏差:粉体颗粒多非球形(如类球晶型),单一目数无法反映真实粒径分布;
精度不足:现代精细化工依赖D50(中位粒径)、D97(97%颗粒粒径) 等参数,例如半导体封装要求D50≤5μm,误差需控制在±0.1μm以内。
一般情况下,目数和微米的换算公式为:
12500/目数(mesh)=微米(μm)
比如:一个1500目的粉体,它的微米单位就是12500/1500≈8.33
解决方案:采用激光粒度仪+动态光散射仪双重检测,实现D50精准调控(如玻璃粉T81系列平均粒径6.5μm±0.1μm),告别目数模糊定义。
二、粒径决定性能,微米级差距成就跨代跃升
不同粒径的无机粉体,直接定义其应用场景与效能上限。通过科学级配技术,让每一微米释放宏观价值:
T8系列玻璃粉:5μm级无机非粉体,折射率1.48,透光率≥94%(填充量20%),可应用于高端涂料油墨,塑料增透。
亚钛粉T188:纳米级粒径(0.4微米),替代15-25%钛白粉,耐候性能优异,高常温白度。
无水透明粉T332:D50粒径为2μm,适宜应用于透明和深色填充的涂料或油墨,固体硅橡胶,工程塑料和粉末涂料。
三、精度、分布、定制三位一体
我们不仅提供无机非金属粉体,更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
粒径精准可控:激光粒度仪在线动态调控,D50偏差±0.1μm(如亚钛粉替代钛白粉误差<0.5μm),确保批次一致性;
分布高度集中:窄分布设计(如无水透明粉T319 D50≈5.0μm,正态分布),避免团聚,提升分散性与流动性;
表面处理定制:硅烷偶联剂嫁接、羟基化改造等技术,增强粉体-基材相容性(如改性石英粉抗拉伸强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