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大型现代化煤矿,也有“智能难题”

2025-09-10 10:135200

  从全国煤矿总数来看,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数量占比有限,但近年煤炭产能加速向现代化大型煤矿聚集,这些矿山是煤炭供应的中坚力量,资源存量大、地质条件好,利于智能设备铺开,经历多年发展,逐渐成为煤矿智能建设“排头兵”。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历史性突破50%,1.6万余个高危岗位实现无人化替代,煤矿安全高效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全国煤矿总数来看,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数量占比有限,但近年煤炭产能加速向现代化大型煤矿聚集,这些矿山是煤炭供应的中坚力量,资源存量大、地质条件好,利于智能设备铺开,经历多年发展,逐渐成为煤矿智能建设“排头兵”。

  但与此同时,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难题在大型现代化煤矿同样存在。智能设备自分析、自决策和自执行方面投入少、研究进展慢,矿山不同生产环节智能设备的协同也存在不足。当前,一批煤炭企业正加速攻关关键技术,构建完整高效的智能矿山生产作业体系。

  智能煤矿如何“以少产多”

  截至去年底,全国煤矿总数约为4300处,而到今年4月,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907处,接近占煤矿总数比例四分之一。那么,为何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能够超过50%?近年煤炭产能向大型现代化煤矿转移的趋势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煤矿数量约1.5万处,伴随全国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单井规模大幅提高,大型现代化煤矿、露天矿产量比重增加。到去年底,全国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83处、产能达到13.6亿吨/年;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25%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大型现代化煤矿的背后往往是大型煤炭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排头兵”。国能准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截至今年7月底,集团两座露天煤矿的103台卡车已具备无人驾驶功能,常态化运行数量约40台。今年以来,无人驾驶矿卡已累计拉运岩石约1000万立方米。此外,集团两矿还各有1台液压铲实现远程操控作业,并引入智能穿爆管理系统和钻机远程操控,实现生产现场“减人赠安”。

  中煤陕西大海则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矿提升智能采煤常态化应用能力,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远程控制软件,自动修正规划截割曲线。采煤机由现场人员操控模式转为“超前巡视规划+地面交互调整+软件智能修正”,单班智能化率保持在89%以上,工作面内单班作业人员减至5人,单班可采煤6至7刀,日产原煤近6万吨,具备双工作面百万吨生产能力。

  现代矿井也有“智能难题”

  尽管大型现代化煤矿的智能化程度通常较高,但“现代化”仍不能和“智能化”画等号。

  

  首先,何为智能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教授闫少宏解释:“煤矿智能化,涉及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运输、排水等七大系统。目的是要让这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监测、自识别、自分析、自决策、自执行,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无人干预、无人操作。”

  闫少宏进一步表示:“现代化矿井是指井型大、机械化程度高、矿井系统简单、生产系统技术先进的矿井,以机械化、自动化为基础。煤矿智能化则是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为基础。两者有一定的区别,现代化是用机器换人,而智能化是让机器自主思考。也可以理解为,现代化是高级的自动化,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高级阶段。”

  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难题,在大型现代化煤矿同样存在。例如煤矿回采、掘进设备动态运转,面临的地质条件不断变化,这类系统的智能化是煤矿智能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闫少宏建议,我国大型现代化矿井集中于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这些新兴煤炭基地,这些矿井普遍地质条件好、煤层较为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因此这些矿井实现智能化相对容易,应首先在这些矿井研发试点重点技术。

  闫少宏补充道:“当然,条件好并不等于完全实现了智能化,这些矿井依然有许多技术需要攻关。技术装备研发应以提高效率、提高安全、减人为目标。注重应用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也要注重装备与工艺、岩层控制智能化结合的研发。只有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智能化,才能为其在小型矿井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智能协同”成为新方向

  “从国际角度看,澳大利亚、美国的煤矿智能化发展更关注重点技术、难点技术,如传感器、安全、健康、系统协同等技术研发。通常是先攻关难点问题,再集成推广。”闫少宏表示,和国外相比,我国在研发总体布局、思路与重点上有所不同,采取全方位研发、全方位推广,注重通信系统搭建,目前在状态监测、信息传输与展现方面已有很大进展。

  在闫少宏看来,尽管我国智能化全面铺开,但仍属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生产系统的自监测、自认识方面的投入与工作做得多,而在自分析、自决策和自执行方面仍投入少、进展慢。另外,我们在不同生产系统协同方面的研究进展也较慢,这是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难点。

  对煤炭企业来说,进一步推进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不同系统的智能设备协同水平,成为布局智能化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上述准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计划未来全面推进无人作业模式,打通智能爆破、智能采剥、无人驾驶、智能辅助等工艺链,建立完整的智能露天煤矿生产作业体系。还将通过优化电铲装车作业模式、提升无人驾驶识别功能、构建卸载区中控调度平台,提升采、运、排等矿山多个生产环节的效率。

  而对大海则煤矿来说,“复杂条件煤矿巷道快速智能掘进”是当前重点攻关的课题。当前该矿通过改进掘进施工工艺和工序流程,利用智能装备替代人工作业降低了事故风险,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局面。接下来,该矿还将重点研发升级智能快掘装备群组位姿感知技术、锚杆和锚索自动支护技术,提升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效率与安全管控水平,构建“感知—决策—执行—运维”全链条智能掘进体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钢协:2025年10月钢铁原料采购成本简析
10月份,煤焦、铁矿类品种采购成本环比普遍增长,其中,炼焦煤增长较大;生铁、废钢及合金类品种均环比下降。1-10月各品种采购成

0评论2025-11-27538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跨界新能源,开辟综合能源新赛道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

0评论2025-11-12447

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这个意见指明方向
  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五五

0评论2025-11-1147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9月我国出口钢材1046.5万吨 环比增长10.0%
  10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9月份钢铁产品进出口月报。内容显示,9月,我国出口钢材1046.5万吨,环比增长10.0%,出口规

0评论2025-11-04548

前三季度粗钢产量稳中有降 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改善
  “今年以来,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新质生产力培育进一步加快,产业基础能力和产

0评论2025-11-04484

“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工人日报报道,10月28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

0评论2025-10-29367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盈利973.4亿元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

0评论2025-10-27476

关于印发《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通风与粉尘、热害防治标准子体系》等四项 标准子体系的通知
各分技术委员会:现将《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风与粉尘、热害防治标准子体系》《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瓦斯防治标准

0评论2025-10-22627

砂石利好!9部门联合发布行动方案 事关新型城市建设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9部门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

0评论2025-10-22347

加快推进煤炭洗选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煤炭洗选高质量发展,推动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

0评论2025-10-2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