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动力煤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弱的新格局。
主产地内蒙古、陕西等地煤矿在安检趋严背景下产能利用率降至87.6%,创近五年同期新低,而港口库存则环比增长149万吨至5986.7万吨,市场整体呈现旺季不淡的特征。
价格方面,Q5500动力煤坑口价维持在560-580元/吨区间,港口平仓价报705元/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降12%和18.5%,与2021年历史高点2296元/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价格低位运行与库存温和上升的组合,反映出市场供需基本面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紧平衡转向宽松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场波动性显著降低,无论是坑口价还是港口价,其波动幅度均控制在3%以内,这种稳定性在动力煤市场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从库存结构来看,2025年国庆期间动力煤市场呈现出港口与产地分化的鲜明特征。环渤海港口总库存维持在2401万吨高位,较2024年同期微增0.7%,其中黄骅港库存虽环比下降4.4%至197万吨,但华电曹妃甸库存始终稳定在65万-70万吨区间,显示出下游电厂对长协煤的刚性需求。
这种库存分布格局与供应端形成强烈呼应:462家动力煤矿山产能利用率降至87.6%的五年最低点,较2024年同期锐减8个百分点,主产地安全检修与需求季节性减弱形成双重压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库存变化呈现结构性特征——北方港口库存保持稳定,而长江沿线港口库存增幅明显,反映出北煤南运通道的运力优化成效。这种供需错配在价格端得到验证:尽管产能利用率创新低,但坑口价仍维持在580元/吨的年度低位,表明当前市场已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主导,库存的蓄水池功能正在重塑市场平衡机制。
在政策与外部环境层面,2025年国庆期间动力煤市场呈现出制度完善与外部扰动并存的复杂态势。郑商所于9月30日修订的《动力煤期货业务细则》成为重要政策变量,新规通过完善2511及后续合约的交易机制,为市场注入制度性稳定性。
尽管短期对现货价格影响有限,但这一举措标志着监管层对动力煤市场长效治理的重视,与2021年价格剧烈波动时期的应急调控形成鲜明对比。国际市场方面,虽然中国、印度进口及澳大利亚出口数据暂未显现显著波动,但满都拉口岸蒙古煤自提价稳定在355元/吨的坚挺表现,反映出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价格锚定作用持续增强。这种内外联动的市场格局,使得今年国庆期间动力煤价格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异常平稳的运行态势——既未出现2021年式的暴涨暴跌,也未延续2024年同期的阴跌走势,而是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自发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价格发现机制。